淮水
江、河、淮、济古称四渎。但在《水经注》中,《河水》有五卷,《江水》有三卷(其实还应加上《沔水》的最后一卷),《济水》也有二卷,唯独《淮水》只有一卷。其实,《水经》对淮水的记载尚称详细,《水经》记淮水有一百九十四字,记渭水仅一百三十字,而《渭水》分成三篇,《沔水》也分成三篇。其实,《沔水》从发源到入江,也仅二百四十三字,比《淮水》只多四十九字,所以《水经注》的卷篇安排,完全是郦道元按当时情况的处理。而且在宋初亡佚后,又经过后人的分析拼凑,所以不能以卷篇字数来衡量河流的重要和次要。何况卷二十一《汝水》,卷二十二《颍水、洧水、潩水、潧水、渠》,卷二十三《阴沟水、汳水、获水》,卷二十四《睢水》,卷二十五《泗水、沂水、洙水》,卷二十六《沭水》,在古代都是淮河水系的河流,所以《淮水》的篇幅在《水经注》中还是较大的。《水经》与《水经注》的淮水,就是现在的淮河,但干支流的情况,古今已有较大变化。支流的变化情况,已见以上各卷《题解》,而淮河干流,古今情况也很不相同。《水经》记载淮水:“又东至广陵淮浦县,入于海。”三国的魏淮浦县即今江苏的涟水,淮水当时在此入海。《水经注》认可了《水经》的说法,无非再加上了一条入海处的北支游水。但现在的淮河已经全非如此,淮河从发源到河南与安徽之间的洪河口为上游,从洪河口到洪泽湖为中游。洪泽湖以下,大部分水量通过洪泽湖南端的三河闸,经高邮、邵伯二湖,从扬州南的三江营注入长江,这一段是今淮河的下游。另一部分水量经洪泽湖大堤北端的高良闸,循苏北灌溉总渠,从扁担港注入黄海。古淮水和今淮河已经大不相同了。
颍阴刘陶为县长],政化大行,道不拾遗。以病去官,童谣歌曰:悒然不乐],思我刘君,何时复来,安此下民。见思如此。
这一段《注》文也是表彰一位好官,而官位不过是一个“县长”。郦道元仍然采用他惯用的方法,选用“童谣歌曰”。一位好官连童稚也有讴歌,说明这是真正的好官。
]颍阴: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河南许昌。刘陶:字子奇,一名伟,颍川颍阴人。县长:县里的行政长官。秦汉时人口万户以上的称县令,万户以下的称县长。
]悒(yì)然:忧愁不安的样子。
颍阴刘陶当县令时,大力推行政治教化,因而道不拾遗。后来刘陶因病辞官,童谣唱道:悒然不乐,思我刘君,何时复来,安此下民。他是如此受到人民的怀念。
慎水又东流,积为燋陂;陂水又东南流为上慎陂;又东为中慎陂;又东南为下慎陂,皆与鸿郤陂水散流]。其陂首受淮川],左结鸿陂。汉成帝时,翟方进奏毁之]。建武中,汝南太守邓晨欲修复之],知许伟君晓知水脉],召与议之。伟君言:成帝用方进言毁之,寻而梦上天,天帝怒曰:何敢败我濯龙渊?是后民失其利。时有童谣曰:败我陂,翟子威,反乎覆,陂当复,明府兴],复废业。童谣之言,将有征矣]。遂署都水掾,起塘四百余里,百姓得其利。
这个地区与古代鸿沟水系邻近,是一个湖陂河川很多的水网地带。郦道元当然对此关心,所以对于翟方进的毁陂极为不满。前面已经提到过郦道元引书:“神道茫昩,不宜为法。”说明他是不信鬼神和梦寐的,此处却说“寻而梦上天”,这是他借此说明湖陂的不可毁。与前面一段相同,《注》文还是引用了童谣。“童谣之言,将有征矣”,童谣与做梦不同,这是群众拥戴的真凭实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