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父文伯之母论劳逸
公父文伯之母名叫敬姜,她在春秋后期的鲁国有着“圣母”般的地位。《国语·鲁语下》一共收录了八篇关于公父文伯之母的文章,这些文章有一个共同主题,就是记载公父文伯之母如何知礼。本书选录其中一篇。文中记载公父文伯退朝回家,看见母亲在亲手织布,便劝告母亲不要纺织,以免被季康子责怪自己不能奉养母亲。公父文伯之母告诉儿子,人们勤劳就会想到节俭,想到节俭就会有善心产生;人们安逸就会放纵,放纵就会忘记善心,忘记善心就会生出恶心。她历举天子、诸侯、卿大夫、士、庶人以及他们的配偶朝夕勤劳、劳心劳力的故事,教育儿子勤而勿惰,继承发扬先人的业绩。中国古代贵族家庭竞相以豪奢相标榜,而在本篇之中,公父文伯之母告诫儿子要勤劳向善,这说明她确实是一个识大义、明事理的贤明女性。孔子称赞她“不淫”,这是十分中肯的评价。
公父文伯退朝,朝其母,其母方绩。文伯曰:“以歜之家而主犹绩,惧忓季孙之怒也。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!”
绩:织布。
主:敬姜为鲁大夫公父穆伯之妻,大夫之妻可称主。
忓(ɡān):触怒。季孙:指鲁国正卿季康子。
公父文伯退朝回家,朝见母亲敬姜,他的母亲正在织布。公父文伯说:“我们这样的家庭,您尚且亲自织布,我怕触怒季孙氏。他会认为我不能很好地事奉母亲呢!”
其母叹曰:“鲁其亡乎!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?居,吾语女。昔圣王之处民也,择瘠土而处之,劳其民而用之,故长王天下。夫民劳则思,思则善心生;逸则淫,淫则忘善,忘善则恶心生。沃土之民不材,逸也;瘠土之民莫不向义,劳也。是故天子大采朝日,与三公、九卿祖识地德;日中考政,与百官之政事,师尹维旅、牧、相宣序民事;少采夕月,与大史、司载纠虔天刑;日入监九御,使洁奉禘、郊之粢盛,而后即安。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,昼考其国职,夕省其典刑,夜儆百工,使无慆淫,而后即安。卿大夫朝考其职,昼讲其庶政,夕序其业,夜庀其家事,而后即安。士朝受业,昼而讲贯,夕而习复,夜而计过无憾,而后即安。自庶人以下,明而动,晦而休,无日以怠。
僮子:未成年的男子,指公父文伯。闻:闻道明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