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也善于玩弄权术,如他在执法方面,一般也注意赏功罚罪,不过也有限度。一次行军,他的坐骑踩坏麦子,按法当斩,他煞有介事地叫来军吏议罪,军吏当然不敢议他死罪,说尊者不宜加刑,曹操却又装出高姿态,自认有罪,抽刀割发,以示依法惩处了。
平定北方,是曹操事业发展的顶点,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标。他的雄心是乘胜进军南方,统一全中国。建安十三年(),曹操率数十万大军南下,先指荆州(今湖北湖南一带),时值荆州牧刘表病死,即位的次子刘琮出降曹操。当时替刘表镇守北面的刘备也被曹军击溃。
曹操轻易取得荆州,产生了轻敌情绪。他写信给孙权,扬言将率万大军与他决战江东。这时的曹操根本没把刘备放在眼里,也大大低估了孙权的实力。其实当时刘备尚有万多人马,有诸葛亮、关羽、张飞、赵云等一批谋臣战将辅佐,还是有一定实力的。孙权是江东大族,从他父亲孙坚、兄孙策时,就据有江东,精心经营,基础稳固。孙权本人雄才大略,承父兄之业,继续积聚力量。他很注意搜罗人才,发展经济,实力相当雄厚。曹操既打击刘备,又恫吓孙权,兵逼江东,结果孙、刘双方在面临共同敌人的威胁下,经诸葛亮等人的奔走串联,结成反曹联盟。孙权派周瑜、程普率军万西上,与刘备军队会合,在赤壁(今湖北嘉鱼县东北)与曹军相遇对峙。双方初次交锋,曹军不利,退北岸,孙、刘守南岸。从兵力数量上讲,曹操实际兵力有二三十万,居绝对优势。但曹军长途跋涉,十分疲劳,又不服水土,生病的很多,战斗力和士气都受到严重影响。还有,如诸葛亮所料,曹军不习南方水性,怕风浪颠簸。为了克服这点,曹操命令把战船用铁索拴连成一片,以减少船身摇动,曹操自感满意,而此举却为他招来大祸。
原来吴将黄盖已从曹操的铁索连船找到了大败曹军的关键,即用火攻。周瑜根据黄盖的意见,派兵驾船数十艘,带着浇油干柴,蒙上帷幕,佯装投降,乘东南风起,向北疾驶,逼近曹军水寨时,突然点火,风助火势,转眼间,曹军水寨军营一片火海。这时周瑜等趁势率军猛攻。曹军猝不及防,烧死的、落水的、被杀的、负伤的,不计其数,主力损失殆尽。曹操匆忙北逃。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。
赤壁之战后,刘备据有荆州大部,又向益州(今四川及云、贵一部)发展,孙权进一步巩固了在江东的统治,曹操则无力南下,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。虽然曹操雄心仍在,继续整顿内部,求贤任能,进军西北,但由于南方局势的变化,刘备的崛起和孙刘的结盟,曹操统一中国的希望成了泡影。他晚年官至丞相,进为魏公,直至魏王,位极尊荣,与当皇帝相差无几。一些文武将吏劝他登位,孙权也写信假意劝进。曹操却说,假使天命真的在我,我也只做周文王罢了,表示不称帝。他位止魏王,终为人臣,不沽皇位,这在三国中,只有他能做到这一点。他拒绝称帝,可能是抱憾于自己事业未竟,壮志未酬。
建安二十五年,曹操病死,终年岁。就在这年,他儿子曹丕废汉献帝,自登皇位,国号魏,追尊曹操为武皇帝,史称魏武帝。
刘备
刘备跟东西两汉的皇室,都颇有些渊源,他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。后来因为汉武帝“推恩令”的实施和刘氏皇族枝叶的不断繁茂,到刘备的时候,已经是家境贫寒,平日只得以赠鞋织席维持生计。不过刘备从小就怀有大志,他曾在家乡的大桑树底下玩乐时说:“我将来一定要乘上有真正篷盖的天子之车。”如果不是东汉末年爆发的黄巾大起义,也许刘备只能编一辈子的草鞋,幸亏这个起义给了刘备一个机遇。当时,东汉朝廷派大军镇压起义军,各地的军阀豪强也纷纷拉起人马,以镇压义军为名,抢占地盘,扩充实力。刘备也趁机拉起一支乡勇,加入镇压起义军的行列,正是这次起兵,使得刘备有幸与关羽、张飞二人结识,并成为兄弟,留下了一段“桃园三结义”的佳话。
后来,刘备因镇压起义军“有功”,被朝廷任命为安喜县尉。但随后,刘备就因鞭笞前来巡视各县,督察官吏并收受贿赂的督邮,挂印而去。他走投无路,便去投奔早年的同窗好友,幽州军阀公孙瓒,被任命为平原县令。在此,刘备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,赢取世人民心,使得附近民众及各方人士纷纷来投奔依附。